阳光讯(记者 熊玺 文/图)“小李,我刚停在小区东门口的电动自行车不见了,这事儿咱会客厅能管吗?”3月14日,家住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万科城小区的李先生急匆匆地走进小区南门口的郭杜派出所万科城暖心警务会客厅,进门就向民警李晨山说。
原来,李先生骑着电动自行车去小区东门办事,没想到办完事,就发现电动自行车不见了。了解了情况后,李晨山查看了小区监控,发现是小区住户许女士推走了电动自行车。经过了解,原来许女士家的电动自行车和李先生的电动自行车一模一样,许女士误将电动自行车推回了家。李先生的电动自行车找到了,一场误会也解除了。
(资料图片)
郭杜派出所万科城暖心警务会客厅是西安公安长安分局率先挂牌的三个警务室之一,它架起了一座连心桥,让民警和群众之间的距离更近,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这也是郭杜派出所延伸“警社共治”的具体实践。
一个平台 联动共治
郭杜毗邻雁塔区和高新区,有22个社区、10个行政村、49个居民小区以及6所大中专院校,社情、警情比较复杂。近年来,针对实际情况,西安公安长安分局郭杜派出所主动对接长安区委政法委、区社会治理办公室,依托街(镇)、社区(村)两级综网中心和全科网格化管理,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开展社会治理工作,探索建立了 “警务网格”与“综治网格”有机融合机制,全力打造“警社共治”品牌。
作为提升核心战斗力的“大脑工程”,郭杜派出所联合街(镇)综网中心,成立了“警社共治”联动中心,打造了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平台,联动指挥员可以调用民警和网格员,民警和网格员可以通过平台接收指令并反馈工作。平台的建立打通了‘警社共治’的最后一公里。”郭杜派出所所长陈平说。“警社共治”联动中心充分整合民警、网格长、网格员、“两代表一委员”、党员、楼栋长、单元长、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志愿者等资源力量,全面摸排走访、搜集社情民意、疑难问题联席协商、前期分析研判、共同处置事件,解决社会治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凝聚力量 拉网防护
3月12日,万科城小区业主王大爷找到了暖心警务室,向民警咨询道:“我的手机经常收到一些短信,说有积分能兑奖,你能帮我看看这是真的吗?”民警查看了王大爷手机里的短信,判断都是垃圾短信,还有一些可疑的诈骗电话。民警耐心地给王大爷进行了普法宣传,并帮王大爷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
想到小区里和王大爷一样的老年业主还有许多,3月13日,暖心警务室联系西安公安长安分局反诈中心利用小区板凳会开展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暖心警务会还为居民送上了精美的反诈“伴手礼”。
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在工作中,郭杜派出所民警会定期走进社区,对网格员进行培训,指导网格员开展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化解,政策法规宣传等工作。针对社区里发生的简单矛盾纠纷,民警会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对于复杂问题,“警社共治”联动中心在收到网格员反馈后,会及时开启联动处置,安排就近民警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同网格员一同开展处置。网格员前端发现、“民警+网格员”共同处理、网格员回访问效的机制,让郭杜派出所实现了第一时间发现掌握各类信息、第一时间处置不稳定因素、第一时间回应群众诉求,为社会公共安全夯牢基层基础。
良性互动 收获幸福
“‘警社共治’体现在 ‘共’上,派出所和社区既有协助,也有分工。”郭杜派出所副所长蒲晓军说,通过民警的指导,网格员成为基层治安一支重要力量,既推动了社区警务的开展,也减轻了民警的工作负担。郭杜派出所制定了“收集、上报、反馈、考核”四项机制,真正发动好、运用好、管理好网格员队伍,开启了警务工作与市域治理的良性互动。
3月21日,网格员在周家庄东村庙门口发现一名流浪人员,随即联系了社区民警和救助站。民警和救助站工作人员赶到后,与这名流浪人员进行了交谈,给予了他必要的帮助。
从“小事没人管、大事管不了”到“小事快处、大事快报”,郭杜派出所通过“警社共治”,有效遏制了民转刑、刑转命的发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编辑: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