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长河沿线整治提升完成
南长河是北京现存的唯一一条明清两代御用河道,河流沿线古迹众多;如今,南长河成为了联系三山五园文化区、中关村科学城与核心老城区的生态纽带。
(资料图片)
古老御河正焕发新生机。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纳入疏整促专项行动的南长河沿线整治提升项目已于近期完工,再现“皇家御河”风貌,打造了一条蓝绿交织、古今交融的城市文化景观廊道。
2.2公里滨水游览空间畅起来
“2022年,南长河沿线整治提升项目纳入疏整促专项行动重点区域综合整治任务,并已于近期完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项目以提升环境品质、展现历史文化、增强市民出行便利为目标,系统开展南长河沿线环境整治工作。
古老御河是如何焕发新生?河流沿线“魅力值”提升是整治的关键。规划显示,项目范围东起中关村南大街,西至西三环北路,设计总长度为1.5公里,分为景观工程、生态工程、美化工程。
景观工程中,专门整治河道岸坡和滨水步道整治,建设滨水平台,提升了滨水植物景观;生态工程在南长河国家图书馆段、广源闸段,实现道路雨水收集、生态治理后再排入河道,建设全线生态净水设施;美化工程则开展河道沿线的桥底装饰,河道沿线、景观平台、景观小品、绿地种植亮化。
河岸交通也随着整治畅起来。这次整治打通了桥梁下穿空间,解决滨水道路与白石桥、西三环北路的市政公路贯穿问题,同时在现状基础上建设紫竹院东二门,使长河滨水步道直接接入公园游步道,实现“南长河广源闸—紫竹院—国家图书馆—首体”段全线贯通成环,打造长河中游段2.2公里滨水游览空间,市民游客能够沿着河边“走到底”。
打造城市文化景观廊道
这不仅是一条河,也是一条城市文化景观廊道。南长河是北京市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流淌着北京城的文化记忆。经过整治提升,一幅兼具历史感和文化魅力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项目着重打造南长河历史皇家御河文化内核。”相关负责人说。其中,在南山码头处对河道南北两岸进行改扩建,改善原有码头地面铺装,增加仿古景亭、建筑,改造岸坡,增加观景、休憩平台。
同时,万寿寺山门前道路改造为人行步道,铺设砖石路面,沿线增加拴马桩、抱鼓石、景墙等文化景观。万寿寺小区入口以西的道路沿线也进行了改造,统一文化元素符号、纹样,体现历史上万寿寺的行宫特色。
龙王庙北侧绿地则建设以展现北京城水系发展历史为主题的休闲文化公园,设计景墙、地雕、坐凳等,其中地雕部分增加广源闸雕塑,展现“长河第一闸”历史底蕴。
再现“长河观柳”景象
长河两岸正在美起来。如今,在南长河沿线增加了绿植种类,如垂柳、山桃、榆叶梅、金银木、沙地柏等,可再现“长河观柳”景象;局部增加观景垂钓平台,满足周边居民使用需求。
河道岸坡内,也埋设小型化净水设施、泥沙旋流设施,净化水质,实现“水清岸绿”。
“伴随着整治完成,中关村大街沿线区域城市品质也得到提升,同时三山五园地区承载能力实现增强。”相关负责人说,南长河沿线整治提升后,打造出风景宜人的滨水慢行系统,显著提升了区域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品质,成为了周边居民青睐的休闲游憩选择。(曹政)
上一篇 : 普京与多国领导人通电话 俄称已封锁“瓦格纳”总部大楼
下一篇 :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