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河池日报
小摊位点燃城市“烟火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金城江城区夜经济扫描
熙熙攘攘的白马街夜市。
本报见习记者 覃裕镔 通讯员 吴春回 文/图
2月15日,夜幕降临。金城江区融天地商业广场门口,烧烤、铁板鱿鱼、臭豆腐、螺蛳粉……一长排摊位一字排开,多而不乱,按照城管部门划定的指定区域,有序摆放。不一会儿,各小摊前人头攒动,“烟火气”弥漫,城市“热值”迅速回归。
晚上8时,融天地商业广场的一家臭豆腐摊位前,顾客们早已经排起长队,灶台上热油翻滚,热气腾腾的臭豆腐翻腾着,一股诱人的香味勾来越来越多的食客。摊主覃先生整理好案板,一阵“叮叮当当”声中,属于他的夜晚开张了。
“几年疫情,我们咬牙挺过来了。以前只有两三家摊位,现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逛夜市的人越来越多,摊位也开始变多了!”覃先生告诉记者。
“我和朋友经常来这一带吃宵夜,又便宜又方便,想吃的转个身就能买到。”正在排队的市民莫女士说。
晚上9时,白马步行街灯火通明,小吃、服装、美甲、小玩具、饰品等摊位有序摆放在划定区域内,街道人群熙来攘往,商贩的吆喝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彼此交织,十分热闹。
“这条裙子是新来的款式,你这几天穿,刚好合适。”摊主韦贵芳正在招呼一位客人。
“每天晚上七八点我开始出摊,11点左右收摊。一个月下来,能有三四千块左右的收入。”韦贵芳说,相信接下来会越来越好。
疫情期间,韦贵芳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白天在家里照顾小孩,晚上就推着挂满各式服装的移动货架来到白马步行街,在划定的区域摆上商品,每月的收入能够勉强维持基本生活开支。如今,夜晚街上的人流量明显增多,出货量明显增加,她的心里也更有底气了。
“晚上吃完饭来这里逛逛,比去商场收获更丰富,而且物美价廉。刚刚我还在那边贴了个手机膜,之前的美甲也是在这条街上做的。”市民韦女士对白马步行街夜市的“一条龙服务”表示“十分喜欢。”
连续几个晚上的走访,记者发现,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城市烟火气逐渐回归,小摊位活力也在慢慢复苏。不容忽视的是,来自有关部门的人性化举措,就如同润滑剂,让位于城市经济“毛细血管”端的小摊点循环更为顺畅。
据了解,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充分就业增强市场活力的若干措施》日前发布,出台大力支持灵活就业健康发展等12条措施,促进充分就业增强市场活力。其中,对如何支持小摊小店发展作了更详细的规定。
“经济大环境变好了,加上有政府的关爱和扶持,2023年我对自己的小摊位发展充满信心!”韦贵芳高兴地说,现在在白马街这样人流量大的地方出摊,办理手续十分简便,监管部门给他们提供了很多便利,帮助他们节省了很多成本。
据河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科室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共划定19个无需办理证照的便民经营场所。经营者在指定地方和规定时间内,无须办理证照即可经营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或利用个人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
记者看到,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在设立区域设置明显标识牌,公示了相关管理制度,并派出现场管理人员,为经营者创造更多创业就业机会和空间,营造规范便利的经营环境。
一个个小摊点,演绎着经济复苏的“协奏曲”。一缕缕烟火气,映衬着一个个普通人的“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