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家乐福的购物卡在广州门店使用同样受到限制。一些商品被贴上了“福气心选”的标签,下面小字注明:“购物卡系统升级中,暂不支持购物卡结算,其他结算方式正常购买。”
工作人员表示,这种情况在1月已经出现了,贴上“福气心选”标签的商品均不能使用购物卡。至于何时能恢复正常,他们都表示“不太清楚。”
作为陪伴深圳人长大的老字号门店,家乐福香缤店的场景却有点冷清。
大卖场上下两层空间都有大面积留白,原本应有主题系列商品堆垛的中间过道区,如今并无货架陈列。
现场的工作人员表示,“过年前一个月就开始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接到的通知是要改造,但具体改造完成的时间并没有通知。”
与购物卡受限、关店一并传来的是家乐福或将退出中国市场。
家乐福于1959年在法国创立,是欧洲最大的零售商之一,1995年,家乐福进驻中国内地,在北京开下首家门店。当时的大卖场颇受消费者欢迎,家乐福得以迅速扩张,2006年,其在中国内地的门店就突破100家。
网友@一蚊三只鸡
在粤学习客户端“识见”栏目发文认为:
大卖场行业式微,除了受疫情与电商影响外,还有一些客观原因:
1.失去价格优势。商超总体成本贵,受到租金、人工、供货渠道等影响,大卖场的商品价格逐渐失去优势,货物也不可能一应俱全,原本大卖场所强调的低价、一站式购齐等核心价值优势已不再明显。
2.货物同质化严重。我们只能从微博搞笑段子里看到超市服务员阿姨的创意服装拼搭,当名创X品等国产杂货铺用极强的性价比占领我们的梳妆台和电视柜,大概就知道为什么大型超市们活不下去了。以前的超市各有各的特色优势,比如有的蔬果生鲜新鲜便宜,有的日用品齐全种类多,有的零食丰富,有的服装价廉物美。但是现在,大卖场想要拼“特色”,似乎拼不过新型零售商店。想要“量大价美”的可以去仓储会员店X姆,想要“时髦精致”的可以去盒X零售,想要质量好的衣服搭配可以去名牌折扣店……
3.居民需要专业化服务。大卖场在中国前些年大火的原因其实与西方是一样的,大量新建社区缺乏商业服务,建设大卖场是最容易快速满足一大片区域基本商业服务需求的办法。但中国是高密度居住模式,近年来社区商业已经非常成熟,在社区中,分工明确的零售店能为居民提供更专业的服务,买菜有菜市场、小家电有家店零售店、服装有服装店……那些专业又方便的店铺吊打了大型超市的生鲜冷藏柜和货架,浓缩了大型超市的核心卖点,让居民随时获取所需,找不出理由跑去遥远的大型超市了。
来源: 南方新闻网
上一篇 : 世界看热讯:中信出版:公司密切关注新技术在内容领域的应用,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
下一篇 : 小吃作文